找到相关内容1259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自觉与行佛

    三界之别,所谓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无色四天;甚至佛的国土也有东方与西方之不同。在现实人生里,世界上有许多国家、种族的不同,这是不争的事实,而在各种不同当中,彼此最怕的就是被侵略、被征服,不但国土不容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3862497.html
  • 以七觉支,成觉悟者 (1)

    ;   觉支同时能完全击垮十魔军──系缚我们于苦轮与轮回的内在破坏力量。   为此,佛陀与觉悟者发展七觉支,因而能超越欲界、色界与所有的无色。  第 1 觉支 念   第一个觉支是「念」(sati...paramattha dhamma)的特性,简单地说,胜义法即是不藉由概念的禅修,而能直接体验到的所缘。有三种胜义法──色法、心法与涅盘。   色法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所构成,每一有其个别、独特而固有的特性。  当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262649.html
  •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

    与佛法相对应,即五戒之义对应到身内的五脏;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)之义对应于五脏;而如来为化三界四生,故说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波罗蜜。此三种法藏广摄如来一切的教门皆已含盖其中。此义世间的内世间所要阐述...为无分别圣智境”,其中的“圣智境”即是《佛性论》用“如如境”收摄“如来智”以此说明“众生为如来藏”,以及“众生为如来藏”。[10]指涉众生皆俱有如来藏的果德作用,只是,当众生面对“缘起境”时若能不起...

    释坚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262695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,次修禅定以超欲界,次修般若以超色、无色,尚未能人菩萨正定聚位,中间多迂滞回堕之虞,岂若此门即得顿超三界乎?故应信此法门最易最妙。  二、愿。谓往生极乐的坚固愿望。《往生净土论讲要》说,极乐净土是...之!勉之!  该讲座及《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》一文中,总结兜率净土的殊胜为三点:  1.十方净土有愿皆得往生,但何方净土与此众生最为有缘,则未易知。弥勒菩萨一生补处,将来于此土作佛,教化此土众生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3862943.html
  • 唐密——提问与解答

    凡夫之空。即是顽空,乃呆滞无用之空。此复有二:  (1)对于色法不能感觉。此由五根粗劣,对于微细色法无从起识,遂认为空。  (2)对于色法不愿感觉。此虽五根非劣,对于一切色法不愿接受,遮遣成空。(无色众生皆具此见)  (二)三乘之空。非究竟空,乃因果不昧之空。此复有二:  (1)偏空。二乘之见也。认生灭法为有,涅槃法为空。为避生死而入涅槃,是谓避色入空。  (2)生空。大乘之见也。知一切法相只如...

    杨佛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463192.html
  • 见 鬘 论—略说见及乘差别备忘录

    为人天乘。外道很多以苦行的修持,也有修禅定,就是依靠专一奢摩他,粗静行相(修观行时的增上行所对治的,名为净惑所缘,观下界粗上界清静,令离下界欲。)修持,可以生到色界或无色,称此为梵天乘;也有宗派认为...略多种,【般若心经】有二十五颂,它是浓缩的【大般若经】,内容以蕴、、处为所依处,而说这些都是空无自性的,所以道、果也是无有自性,而最主要讲甚深空性,而后说到道次第。所谓甚深空性,也就是缘起性空,了...

    莲花生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2.html
  • 天顺本《菩提达摩四行论》

    是汝求。不取于取,取于无取,亦是汝取。” 第八 开示三界别相门 心有所须,名为欲界。心不自心,由色生心,名为色界。色不自色,由心故色,心色无色,名为无色。 第九 问答现说三宝门 问曰:“何名为佛心?...,自心化作无,还被惑。经云:“若依法佛修道,不作化众生,亦不作实众生”也。是故法界平等,无有得失。若依法佛修道,不求涅?。何以故?法是涅?故,云何以涅?求涅?。亦不求法,心是法界故,云何以法界求法。...

    [日]椎名宏雄 程正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1963252.html
  • 禅法要义

    、无寻唯伺、无寻无伺的次第而修,最终生于色、无色中,是“世间禅”;若依蕴处界三科、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修习,厌三界苦,欣涅?乐,破人我执,断烦恼障,出世解脱,得离系果者,名“出世间禅”;若依一切法进行...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,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。”[10]所谓无所得,是指无言语分别上的三科、缘起、四谛及菩提(智)涅?(得)。这就是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53363318.html
  • 禅观与念佛

    ;离於种种想,入非想非非想处。斯处名为究竟解脱,是诸学者之彼岸也。’”8   如果把上述引文与佛教的世界模式相对照,则可以发现,佛教色界的四禅,无色的四定,已经全部包括在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263400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身会名事淫。又如法门不淫戒,若断欲界粗弊之欲,染着色无色禅定之乐,是持欲界不淫戒。若憎生死,爱涅盘。弃之直去,涉路不回。是二乘人持世间不淫戒。若闻菩萨胜妙功德,甄迦罗琴声,迦叶起舞,不能自持。是二乘...。非情识思量之境界,故号不思议。体虚相寂,绝待灵通。现法界而无生,超三世而绝迹,故号之无住。竖彻三际,横亘十方。无有量,边表不可得,故称法界。为万物之根,由作群生之元始。在凡不减,处圣非增。灵觉昭然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